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美院要闻
防范电信诈骗、校园网贷风险告知书
发布日期:2020-10-19 点击次数:
防范电信诈骗、校园网贷风险告知书
全体同学:
目前,部分高校学生频繁遭遇“电信诈骗”、“校园网贷”,给校园安全和学生权益带来了严重损害,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现就如何防范电信诈骗、校园网贷风险有关事项告知如下:
一、防范电信诈骗风险
(一)什么是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指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骗取受害人信任,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不法分子汇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电信诈骗离我们并不遥远。近10年来,我国电信诈骗案件每年以20%-30%的速度快速增长。2016年,全国共立电信诈骗案件63万起,同比上升36.4%,造成损失300亿元。全国每年接到诈骗信息的人数高达4.38亿,占人口总数的32%,相当于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受到诈骗信息的“骚扰”。
(二)电信诈骗的特点是什么?
1.作案时空跨度大,跨省、跨境、跨国比较突出;
2.团伙作案,反侦查能力强;
3.科技含量高,手法隐蔽;
4.诈骗手段多,防不胜防;
5.转账取款迅速,难以查控。
(三)如何识别电信诈骗手段?
1.电话诈骗
特点:不法分子绘声绘色的用各种虚构的事实,例如“中奖”、“被绑架”、“求帮忙”等描述,都让事主很容易进入“角色”,导致被骗。
防范:不要相信任何邮包有毒、涉黑、涉毒、安全账号、信用卡透支等内容的电话以及“+110”打来的诈骗电话。
2.短信诈骗
特点:不法分子利用伪基站、外地号码等形式,冒充政府、企事业单位、亲友向我们群发诈骗短信。如要求电话沟通,不法分子一般会称不方便通电话,或者采用声音极低无法辨认的方式短暂通话。。
防范:不要相信任何节目中奖、转账等信息,可采用软件拦截诈骗短信
3.刷单诈骗
特点:诈骗分子会伪装成中介或代理公司,打着刷信誉、刷销量的旗号招聘兼职“刷客”。他们承诺,应聘者只要根据指示拍下指定的商品,付款后截图发过去,他们就会把本金和佣金退还回来。然而,在这里面刷单只是幌子,骗钱才是真正目的。
防范:在应聘网络兼职和工作过程中,切勿随便透露个人信息,不要盲目相信高回报,应留意对方的信息,比如电话、名称、地址或者是对方的银行账号,发现被骗尽快拨打“110”报警。
4.钓鱼网站诈骗
特点:不法分子群发短信诱使网民上网操作。网站一般为境外注册域名.逃避网络监管。通过高仿真网站制作,欺骗网民透露账户密码。再通过连贯转帐操作,迅速转移网银款项。
防范:核对网站域名;比较网站内容;查询网站备案;查看安全证书;查验“可信网站”;绝不登录“涉赌”、“涉黄”网络平台和APP。
5.恶意二维码诈骗
特点:二维码带病毒,扫码后可能会下载一个木马病毒到手机中,导致遭遇财产损失。
防范:谨慎对待陌生二维码,不可随意扫描
6.网络购物诈骗
特点:以低价格诱惑惑买家、用网址进行诈骗、以各种理由让买家先确认收货。
防范:到正规大平台购物、使用安全的第三方支付。
7.虚假WiFi诈骗
特点:连上陌生公共WiFi后,骗子便可轻松截获网络数据并破解密码,篡改收款人转账接受账户等方式盗取受害人的钱财。
防范:不要随便在公共场所接入陌生的免费WiFi,更不要在陌生网络中使用网银账户、密码。
(四)如何简单识别诈骗分子?
诈骗分子无论花言巧语,手法如何翻新,最后都要落到一个点上,就是要钱。所以提醒你们,千万不要轻信那种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不要轻易透露自己银行、支付宝、微信等金融信息,如果有疑问的话,要及时拨打110,或者向你的辅导员咨询核实。
(五)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谨记“八个凡事”、“四个不要”原则
1.谨记“八个凡是”原则
(1)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一律终止联系;
(2)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一律终止联系;
(3)凡是通知中奖、领取补贴要你先交钱的,一律终止联系;
(4)凡是通知“家属”出事或有急事要先汇款的,一律终止联系;
(5)凡是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的,一律终止联系;
(6)凡是要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一律终止联系;
(7)凡是自称领导(老板)要求打款的,一律终止联系;
(8)凡是陌生网站(链接)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一律终止联系。
2.坚持“四个不要”原则
(1)不轻信。遇事冷静,不要被蝇头小利所诱惑。多思考、多商量,不轻信陌生人。在做好自身防范的同时,积极向周围的亲人、朋友做好宣传。特别要注意提醒中老年等易受骗群体。
(2)不透露。个人身份信息、支付密码、验证密码、金融信息严保管。
(3)不汇款。陌生人提到转款、汇款必核实。
(4)不刷单。不参与任何与“刷单”相关的事情。不要有“贪图便宜”、“一夜暴富”、“天上掉馅饼”的心理。
二、防范校园网贷风险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借贷作为新兴的金融产品走进了平常百姓的生活。网络借贷在给我们带来各种便利和实惠的同时,潜藏其中的风险也急剧增大。
(一)什么是网络借贷?
网络借贷由银监会负责监管,主要类型包括:个体网络借贷(即P2P网络借贷)和网络小额贷款。个体网络借贷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peer to peer)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在个体网络借贷平台上发生的直接借贷行为属于民间借贷范畴,受合同法、民法总则等法律法规规范;网络小额贷款是指互联网企业通过其控制的小额贷款公司,利用互联网向客户提供的小额贷款。
(二)什么是校园网贷?
校园网贷,又称校园贷,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简而言之,只要你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借贷,你就参与了校园网贷。校园网贷通常分为三种:
一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还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
二是P2P贷款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培训和创业,如投投贷、培训贷、名校贷等;
三是阿里、京东、淘宝等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如“花呗”、“京东白条”等。
(三)校园网贷的特点是什么?
1.借贷人在校大学生居多,对校园网贷的风险认知缺乏;
2.开始借贷金额不高,翻倍速度极快,让借贷人不堪重负;
3.经常采用非正常手段的催逼还款,例如:裸照曝光、电话威胁等;
4.在学生无力还款时,找到学生家长及亲友出面还款。
(四)为什么说校园网贷风险较大?
1.高利贷、诱导贷款,提高授信额度易导致学生陷入“连还贷”陷阱。如侵犯学生隐私的“裸条贷”、遭遇高利贷的“低息贷”以及逼迫大学生“裸贷肉偿”等非法网贷可能使大学生陷入连环债务之中,因无力还债,无法躲债、逃债,导致违法犯罪等极端行为屡屡发生。
2.部分校园借贷平台利用少数学生金融知识匮乏,金融监管空子,诱导学生过度消费,形成消费惯性。最终导致学生无力还款,造成信用记录不良,并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3.校园不良网贷平台存在信息盗用风险,被冒用身份者可能会面对信用记录被抹黑及追债等问题。
4.校园网贷平台“校园代理,层层分包提成”等发展模式破坏正常校园秩序,暴力追债现象威胁学生人身安全。涉事学生因此受到胁迫和利益伤害,严重影响了正常学习生活,也给家人和周围师生造成困扰。
(五)如何识别与校园网贷相关的诈骗手段?
1.名为“助学”,实则“圈钱”。
不法分子往往以家境贫困,尤其是从边远闭塞地区考入大城市的大学生为目标,以提供助学金的名义,要求学生提前将学费汇入指定的账户,用于“成功注册学籍”。
2.名为“分期购物”,实则“变形贷款”。
一些校园贷平台通过与其他电商网站合作,鼓励购物平台,实际上依然是“校园贷”。
3.名为“校友”,实则“骗子”。
不法分子假冒学生或校友身份,获取信任,假借“手续费”、“奖励话费”等名义,引诱提供真实身份信息,假冒身份骗贷圈钱。
4.名为“兼职”,实则“陷阱”。
不法分子打着“兼职”、“刷单”、“招聘”或者培新旗号,假借提升社会综合能力或赚取零花钱的名义,诱骗在贷款平台注册并将贷款划转到指定账号作为“保证金”、或承诺将分期归还本息等骗取资金。
5.名为“创业”,实则“敛财”。
不法分子假借投资名义,打着助学或者创业的旗号,以发展“下线”等传销方式,实施逐级诈骗敛财。
6.名为“帮忙”,实则“借贷”。
身边同学苦苦请求,借用你的学生证、身份证信息帮他办理“校园贷”、“注册网络公司”,出于“义气”,将信息告诉同学,结果被追讨欠款的成了自己。
(六)如何对待校园网贷?
1.树立理性消费观点,切勿盲目攀比。学生应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合理消费,合理安排生活支出,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减少情绪化消费、跟风消费,拒绝过度消费、超前消费;要树立理性科学的消费观。
2.掌握金融贷款知识,提高对金融诈骗和不良借贷的防范意识。当前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广大学生应主动了解和学习金融知识,提高辨别合法金融服务的能力,避免被表面假象误导从而陷入困境,谨防落入欺诈陷阱。
3.遇到困难,应主动向学校寻求帮助。学校资助政策体系可以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如学习生活面临经济困难,学生应向学校提出帮助诉求,学校会积极采取措施给予资助。
4.谨慎选择线下正规金融机构。现阶段,按照银监会、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网贷整治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18〕47号),国家已着手整顿校园网贷,要求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若在消费、创业、培训等方面确有合理的信贷资金和金融服务需求,建议选择经银监部门批准可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的线下正规金融机构。
5.强化自我保护意识,维护自身权益。要提高警惕,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随意填写和泄露个人信息,妥善保管身份证、银行卡。坚决不将身份证、银行卡借给他人使用。如因前期疏于防范已陷入不良网贷的困扰中,自身权益正在或者即将遭受伤害,应及时向学校报告有关情况,并寻求公安部门的介入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