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培养小朋友的“生活垃圾分类”能力,提高小朋友的学习能力,培养小朋友的归纳整理的认识与耐心。1月6日,美术与设计学院“红烛志愿服务队”在翰林苑幼儿园进行垃圾分类的宣讲实践活动。
“垃圾分类”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活动开始之前,志愿者们寻找并总结与生活垃圾分类相关的资料,保证将知识准确无误的交给小朋友们。活动负责人组织小朋友们有序落座。首先,由志愿者向小朋友们进行讲解生活中的可回收、有害、厨余和其他垃圾的定义,以及介绍环境保护日的来历等知识讲解。在我问你答的环节中,同学们积极踊跃的回答问题,在志愿者们的讲解后,能够很容易的讲出垃圾的类型。之后,志愿者组织小朋友们按照5人一组进行分组,每组发放10张生活垃圾分类的物品卡片,按照比赛规则展开活动,邀请两组同学到讲台上将自己卡片上的垃圾放进相对应的“垃圾桶”内。最后,运用纸盒、塑料瓶、毛线等废物进行利用,同一小组与志愿者共同合作,重新创造出新的艺术作品。活动结束后,小朋友们对垃圾分类有了明确的认识,热烈的讨论着垃圾的类型。
此次活动的举办,树立提高孩子们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使小朋友们进行垃圾分类逐渐成为习惯性行为,理解在生活中注意资源的珍贵性,养成节约资源的习惯。
(审核 相萌萌)